
主持人:接下来有请中山大学园林及生态规划设计所所长邹建华介绍绿色低碳住宅测评广东行启动仪式的情况。
钟晓青:非常感谢南方卫视和诸位地产大老给我们学习的机会,听了上述专家的发言,我感受很深刻,低碳经济从哪里来的,自从工业革命后,现代经济号召高碳经济,因为是化石能源支撑的,在全世界面临枯竭,乐观的估计可以用200年,悲观的估计是50年,通俗的讲就是地下的煤如果挖不出来,悲观的讲就是化石能源50年或者是200年就没有了,不想减化石能源也没有办法,现在开始倒计时,50—200年是找到另外能源的替代期,这是接力棒的时代,如果无法延续的话,人类怎么办,这就是低碳经济的原因,因此不想节约也不行的,剩下的能源要节约使用,就快没有了。
化石能源导致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变暖,哥本哈根会议上,来自于岛国的姑娘围住中国的官员,如果中国不减排,岛国就要沉默了,他们在我们中国官员旁边哭,他们的眼泪也打动了我们,不光是岛国会沉没,张院士十年前在珠海召开的生态大会上,做了一个模型,温度上升一度,喜马拉雅山的雪就要溶解100米,新疆再做什么,有人在挖国道,因为雪水比往年多得多,因此全球变暖不仅仅是岛国没有了,中国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这是搞低碳经济的第二个出发点。
第三,前面很多的专家都讲了,前面的专家都很专业,讲的很好,我同意前面教授的观点,指标要量化,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听了前面专家讲的内容,大家可以找得到感觉,凤凰卫视前几天采访我,主要是让我介绍低碳经济,让我演示一下进门关灯,我就问为什么,因为是低碳生活,培养节能减排的意识很好,但是低碳的目的还是体现舒适生活和人居生活。
各位专家问我,中国在2005年的基础上节能减排45%怎么办,节能减排80%怎么办,是否意味着工厂要关闭,汽车要停止开,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节能减排有三条路,现在是高碳时代的结束期,低碳时代要到来,在50年代结束石化时代,找到无碳能源,这是人类的考验,也是中国人的考验,中国人要给子孙后代留下新能源,前面专家讲的都很好,但是核心都是节能减排,有的专家归纳了几点都是介绍如何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摸老虎屁股,中国人说老虎屁股摸不得。
摸的成本有多高,不摸的话是否有其他的办法。因此节能减排45%和80%就是摸老虎屁股,是否还有其他的变化。
第二,新能源替代,在50—100年内无论是否愿意都要找到新能源替代,因此在风能、水电、太阳能、地热能、生物低碳能源方面找到替代能源,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第三,碳费,碳综合才是最重要的内容。
目前碳专家分为两部分,是搞建筑的,我是搞理论的,还有一部分是农业专家,他们是碳费方面的专家。我同意周永章教授的观点,低碳经济是世界上的新规则,就是碳费,植物和人是上帝安排的一对搭档,人排出二氧化碳,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这是上帝安排的。
北京来的教授说减排16公斤碳就可以达到央行的信用标准,这是比较容易的,16公斤的概念就是种一颗小树,我们的房屋里面也有植物,如果种大树的话,一天的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就有五、六十公斤,这是比较容易的。
广东的大树比北方的大树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因为四季常青,北方同样的大树叶子没有南方密。北京有四个多月的休眠期,哈尔滨有六个多月的休眠期。
因此广东的大树可以更多的吸收二氧化碳,颐和高尔夫山庄的老总进行了介绍,但是没有找到感觉,他们有很多的树和自然地面、水面,这些都是碳库,都可以吸收很多的碳。
因此在低碳经济过程中提倡节能减排,我们在房间内关灯,也不能坐车。但是我觉得没有必要要求每个人都这样做,该干什么就做什么,我学的是生态学,我是第一个生态经济学博士,我既是生态学的博士,也是经济学的教授,中国人有节约的意识,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节约就是最大的浪费,你可以节约,节约好的人可以给他发奖状,但是该过日子还是要过的,更多的是做到碳的排放,大家排来排去,到了21世纪还无法做到低碳的排放,应该采取更多的办法进行碳的排放,如果排不掉的话就要交碳费用。
绿色建筑要体现建筑,2010年广东提出了花园城市的构想,广东也构建了绿色的基尼系数。各位开发商应该找到卖点,现在一顿碳费可以卖到四、五百美元,碳费是联合国提倡的,这是继石油后最大的资源,碳费是新的话语权,凤凰卫视采访我的时候,问我贫困山区如何发展经济,我说今后不需要出去打工了,可以收碳费。
种树就可以吸收很多的碳,因为树每天都在吸碳,每颗树每天可以吸收16公斤的碳,如果收碳费的话,就可以收很多的费用。园林里的植物目前是不能买卖的,现在卖的是森林的排碳费,因为时间的原因,不详细的进行介绍。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够跟我一起让开发商找到感觉,让业主也找到感觉,让各位专家也找到感觉,找到三个感觉,就成功了,如果有人没有找到感觉就不成功了,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