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大粤网·房产频道伍喜华 吴诗如2015-05-11 08:29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央行已决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央行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重点就是要继续发挥好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房贷成本进一步降低 现在是买房的最佳时机
对于本次降息,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则认为,房地产市场在6月之后将真正进入复苏阶段。他表示,央行降息会导致房价上涨,购房者买房成本降低,因此,无论是刚需还是改善型需求都会得到释放。此外,房企贷款、融资的成本也将下降。在房贷方面,本次降息将促使二套房首付降至4成的政策执行。在谢逸枫看来,货币政策宽松已到达一定程度,现在是购房者买房的最佳时机。
降息给楼市添了一把火 房价将继续稳定上涨
中联链家二手房研究院总经理肖小平认为,此次降息相当于给火热的楼市又添了一把火。不过,影响更多的是在心理层面上,并没有从根本上降低购房门槛,只是让你每个月的月供减少几百元钱,且此次降息仍在大家的预料之中。
她认为,之前深圳楼市在各种政策的刺激下已经达到“沸点”,就好比一锅烧开的水,再加一把火,无非是保持当前的热度使之不冷却,但温度也不会再继续升高。楼价稳定上涨,成交继续活跃,这个肯能性是最大的。但对于深圳之外的某些城市,可能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对于尚未达到沸点的楼市,再加一把火,可能会让楼市温度继续升高。
降息不足以让三四线楼市复苏 深圳楼市将延续4月的火热
深圳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指出,这是今年以来央行第二次降息,最直接的目的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在房地产方面,降息致购房成本得以降低。目前,楼市库存主要集中在二、三、四线城市,相比于一线及重点二线城市的升温,大部分二线及三四线城市供过于求,降息对其去库存有一定帮助,但并不足以使三、四线城市楼市复苏。而深圳对政策反应敏感,接下来的市场将延续4月的火热。对于购房最佳时机,李宇嘉认为,深圳楼市整体还在往上涨,购房者现在入市,相比于以后的房价而言是个较为合适的时机。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表
央行再降息0.25%为楼市添一把火 房价或稳涨
央行负责人就下调人民币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答记者问
1、此次进一步下调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此次进一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重点就是要继续发挥好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行,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2014年11月和2015年3月,人民银行先后两次下调金融机构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持续下降,市场利率明显回落,社会融资成本整体有所降低。当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外部需求波动较大,我国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同时,国内物价水平总体处于低位,实际利率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为继续适当使用利率工具提供了空间。鉴于此,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2、此次结合降息进一步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至基准利率1.5倍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目前,我国除存款外的利率管制已全面放开,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不断扩大,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显著提升,分层有序、差异化竞争的存款利率定价格局基本形成,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逐步健全。同时,存款保险制度的顺利推出,以及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加快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市场利率趋于下行,实际上已为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和时间窗口。为稳妥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银行决定结合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5倍。由于目前存款利率“一浮到顶”的机构数量已明显减少,预计金融机构基本不会用足这一上限。
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的进一步扩大,是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这不仅拓宽了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有利于进一步锻炼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促进其加快经营模式转型并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为最终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资金价格更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推动形成符合均衡水平和客户意愿的储蓄结构,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发展。
3、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进一步扩大后,如何引导金融机构科学合理定价?
答:为引导金融机构科学合理定价,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人民银行将继续公布存贷款基准利率,进一步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提供重要参考。同时,进一步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完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此外,人民银行还将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进一步发挥好对金融机构利率定价的行业自律作用,按照激励与约束并举的原则,对利率定价较好的金融机构继续优先赋予更多市场定价权和产品创新权;对存款利率超出合理水平、扰乱市场秩序的金融机构加以自律约束。
4、下一步人民银行在利率调控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还有哪些考虑?
答:此次结合降息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重点是适应经济基本面的变动趋势,继续促进实际利率回归合理水平,并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根据流动性供需、物价和经济形势等条件的变化进行适度调整,综合运用价量工具保持中性适度的货币环境,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同时,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推出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存单,不断拓宽金融机构自主定价空间,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并不断增强中央银行利率调控能力和宏观调控有效性。
近期降准降息回顾:
1、2014年11月21日——央行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
2、2015年2月4日——央行宣布自2月5日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央行宣布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
3、2015年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
4、2015年4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结构调整的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的支持力度,自4月20日起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统一下调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至农信社水平;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可执行较同类机构法定水平低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
5、2015年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